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市民沉浸式“逛学玩”!“玉川雅集”社科市集亮相世纪广场
2025-10-09   来源:发展改革和统计局    作者:

    夜幕初垂,华灯映照,世纪广场人潮涌动。9月25日和30日晚,由示范区党工委宣传部、市社科联牵头组织的“玉川雅集”社科市集在欢声笑语中启幕。本次活动以“聚力打造文美济源 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为主题,通过16个特色展区让市民在互动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温度与魅力。

    动起来:指尖传承,老技艺焕发新生机

    “咚咚咚”……一阵轻快而清脆的敲击声从“手艺活态馆”前传来,不少市民正围着一个简易的木头装置,看着一只精巧的木鸟在木制轨道上欢快地“啄”向底部。“这叫'啄木鸟',是咱们的老玩具,利用的是重力惯性原理。”传承人一边演示,一边引导市民动手。看着木鸟“哒哒哒”地啄下去,现场观众跃跃欲试。这种零距离的互动,让非遗不再是玻璃柜里的标本,而是掌心里的乐趣。

    在“润育工坊˙文化传承互动站”,教体局组织多所学校集中展示了传统文化创新成果。济水宣化学校的水墨书法清新雅致,天坛宋庄学校“以石育美”的石头画创意十足,大峪中心校的“晶灵”手作晶莹剔透,健康路小学的创意剪纸栩栩如生...各校小小讲解员们精神饱满、讲解生动,为观众详细介绍每件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创作过程,引得众多市民驻足欣赏、互动体验。

    在“非遗文化体验站”与“技艺传习社”专区,文化馆展示的天坛砚,博物馆的上阳台帖、拓片等手作体验,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参观并参与互动。

    济水宣化学校学生李瑾恬感慨地说:“看到大家这么喜欢我们创作的书签和水墨画,我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鲜活的生命力。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体会到书画艺术的魅力,更坚定了我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信心。”

    静下来:书香灯影,沉浸式感受文化魅力

    而在新华书店与联洋文化传媒共同打造的“社科类书籍品读区”,市民则沉浸在静谧宜人的阅读氛围之中。展区精选了涵盖社会、人文、法律、经济等领域的精品读物,形成社科知识矩阵,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人们或驻足书架前精心挑选,或坐在休闲区沉浸阅读。

    孩子们则对数字阅读设备充满好奇,互动科普手工区、AI智慧伴读、VR场景体验、山海历奇地毯游等创新项目,以“图书+科技”“图书+互动”的方式,让社科知识从“静态陈列”走向“动态体验”,让市民在趣味中感受社科文化的深度与温度。

    几步之遥的“老物件的旧时光”展区则仿佛一条时光走廊。从清代的瓦斯检定灯、民国的马灯,到早期的电石灯、信号灯和滚灯,一盏盏古灯静默无声,却诉说着流动的光影故事。市民们不仅观看展品,更在民俗文化馆馆长的讲解中,了解了它们背后的历史功用与智慧。

    暖起来:中医养生,健康知识融入百姓生活

    “阿姨,您这属于典型的秋燥,可以试试用梨和百合煮点水喝。”在卫健委的“中医药文化体验区”,义诊台前排起了小队,医生们耐心望闻问切,给出的建议既专业又“接地气”。旁边的“节气养生角”同样人头攒动,工作人员结合秋季特点讲解养生知识,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聆听。

    最受欢迎的莫过于“巧手制作”中药香囊区域。市民们根据配方,将艾叶、丁香、薄荷等药材细心装入锦囊,不一会儿,清雅的药香便弥漫开来。许多参与者表示,亲手制作香囊既有趣又实用,在体验传统工艺的同时还能学习中医药知识,收获颇丰。

    作为2025年济源示范区社会科学普及周的重点活动,“玉川雅集”打破传统展陈模式,采用“市集+体验”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技艺与社科普及深度融合,打造可看、可听、可触、可感的文化空间。整场活动气氛热烈,市民参与热情高涨,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既有意思又有意义,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了日常生活。

    示范区社科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通过互动体验让社科知识更加贴近群众,真正实现“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的宗旨,为“文美济源”描绘出更加生动、可感的现实图景。



打印】【关闭
主办单位: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
地址:河南省济源市第二行政区  邮编:459000
联系电话:0391-6633222  邮箱:jyfgw@126.com
网站标识码:4190010027   豫ICP备2023003978号-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32号
  豫ICP备05001062号-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