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做优营商环境文章 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
2024-05-13   来源:发展改革和统计局    作者:

近日,呼南高铁焦济洛平项目可研报告获国铁集团和河南省政府联合批复,济源人的高铁梦又近了一步。“济源段高铁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济源的营商环境,极大地提升济源的交通便利度,同时促进技术、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资源加速流通,助力济源产业结构再提档升级。”济源示范区发改统计局负责人表示。

为促成呼南高铁济源段早日建成通车,示范区发改统计局牵头成立高铁专班,从前期可研报告编制、现场踏勘、风险评估、土地综合开发等方面入手,系统谋划、主动出击、靠前服务、多方协调,全力推动高铁项目顺利实施。

今年以来,示范区发改统计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示范区党工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以稳经济增长为核心,以服务重大项目为抓手,以务实重干的工作作风、驰而不息的干劲和一抓到底的韧劲,持续做优营商环境这篇文章,不断擦亮济源经济高质量发展底色。

统计数字显示,一季度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

出台惠企措施,为企业发展添动力。发挥政策撬动作用。今年开局,示范区发改统计局第一时间出台惠企措施,为企业发展再添动力。从扩大有效投资、激发消费潜能、壮大实体经济、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提质城乡建设、兜牢民生底线等六个方面出发,出台一季度经济“开门红”65条措施,二季度制定“双过半”25项工作举措,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年红”打下坚实基础。

优化审批流程,为项目建设再提速。效率决定效益。示范区发改统计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投资项目在线审批,今年2月份,济源投资项目申报事项办理率达100%,事项办结率达98.30%,2年内立项项目开工率达35.09%,项目代码唯一性、项目代码应用指数等5项指标均排名全省第一。对行政审批事项的环节、流程、时限等进行再优化和压缩,推进备案类项目1个投资项目“多评合一”模式应用,通过优化整合联审事项,压缩评审时限,切实提高了评审效率和服务水平,加速投资项目落地实施。

坚持项目包联,促重点项目增势足。重点项目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示范区发改统计局紧紧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坚持项目包联、项目专员、重点项目调度会等机制,对171个省市重点项目,由31名示范区领导分包推进,为每个项目明确1名“项目专员”,服务项目全周期建设。一季度累计召开重点项目调度会10次,跟踪督办交办事项118项,完成并销号44项,正在推进74项。一季度“开工一批”项目72个,完成投资4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5%,“投产一批”项目22个,完成投资7.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0.5%,投产达效项目16个,达效率73%。

聚焦重点领域,促经济转型再升级。聚焦数字经济、低碳经济、新能源建设等领域,加快产业布局,加速转型升级。推动济源“智慧岛”建设,加快融创智谷、双创加速器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招商入驻,目前,数字经济产业园已入驻8个项目,智汇城已入驻企业20余家。聚焦钢铁、建材、焦化、化工、有色等高耗能行业重点项目改造,统筹谋划实施46个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改造、绿色低碳先进技术应用项目,总投资24亿元,共计可减少能源消费14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8万吨/年。加快推进国电三期、小横岭全容量建成并网,国电四期、申能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

强化要素保障,助力发展提质增效。要素保障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示范区发改统计局以优化服务为根本,积极破除制约项目进度瓶颈问题,多措并举统筹协调,解决重点项目用地指标、林地定额指标、上级资金争取、能耗指标等要素需求,消除土地、资金等项目落地障碍。一季度,推动13个项目成功进入省重大建设项目白名单,争取2024年提前批20个项目专项债资金5亿元,12个国债项目资金1.25亿元。

加强信用监管,促市场公平竞争。信用系统建设是保障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重要支撑。示范区发改统计局协调有关部门全力开展信用信息归集,季度新增信用信息800万条,总量达到3820余万条;坚持诚信建设“红黑榜”集中发布制度,发布第一季度诚信建设“红黑榜”名单;印发《关于落实行政处罚决定和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两书同达”工作制度的通知》,促进信用修复工作质量提升。

关注民生实事,营造和谐社会环境。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示范区发改统计局积极回应民众期待和诉求。广泛征求民意,确定济源2024年十大民生实事,制定《2024年省、示范区民生实事工作台账》,将各责任单位目标任务细化量化,确保年底前提交满意答卷。回应民生诉求,启动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调整程序,缓解因幼儿教育成本逐年上涨带来的办学压力。调整宇华实验、延庆外国语、育梁武校等3所民办学校收费标准。办好民生实事,积极协调解决用水协会建设、水费资金管理等难点、堵点问题;稳妥开展集中供热价格调整,推进居民用气终端销售价格调整。

营商环境是厚植经济发展的土壤,只有环境好、口碑好,项目才能更多、更优,济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才能更足。示范区发改统计局负表人表示,将持续做实做细优化营商环境后半篇文章,为打造全省一流营商环境展现发改担当,为助力济源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贡献发改力量。



打印】【关闭
主办单位: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
地址:河南省济源市第二行政区  邮编:459000
联系电话:0391-6633222  邮箱:jyfgw@126.com
网站标识码:4190010027   豫ICP备2023003978号-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32号
  豫ICP备05001062号-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