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张龙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济源产城融合样板区探索建立的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先行区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2017年获批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以来,济源依托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独特的体制优势,持续探索工业强市、旅游富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路径,跑出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支持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复函》(发改地区〔2017〕0593号)要求,拟在2025年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汇报示范区阶段性工作进展情况。基于此,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决定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五龙口镇等产业发展相对成熟、基础配套相对完善的区域探索建设产城融合先行区,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平衡收入的原则,加快优化产业发展布局,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成果,确保先行区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先行区规划编制原则
一是规划引领、有序发展。高水平做好战略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空间规划、重大项目规划和融资规划,使产城融合成为市场调节、自然发展和政府调控、规划引导的过程。
二是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建立健全产城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鼓励先行先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统筹协调、共建共享。围绕产业工人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延伸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能力,强化教育文化、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实现职住平衡。
四是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制定推进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政策措施,循序渐进推动项目建设,达到先行先试效果。
三、目标任务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突出产城融合,在提升功能品质上持续发力,用产业思维发展重点片区,启动建设2—3个先行区,形成职工就近上班、村民就地转化、生活配套完善、产业配比合理、产出效益较高、环境优美合适的发展新模式。发展改革和统计局严格按照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组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五龙口镇等部门积极对接投资集团、文旅集团、资本运营集团等,从加强区域道路交通联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等方面,加大项目谋划储备,不断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推进项目前期,确保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实施,以重大项目建设投资推动先行区建设快速推进,尽快形成一批经验做法,持续建成交通互联、产业互补、城乡一体、产城融合、宜居宜业、高质量发展的产城融合先行区。
四、先行区建设推进情况
第一先行区(高新区)和第二先行区(五龙口镇)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规划编制单位先后多次与发改统计局、资源规划局、高新区、五龙口镇等部门结合,收集基础资料,研究开发模式,现场调研产业发展、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情况,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深化细化方案,并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目前已初步确定规划编制成果。同时,结合先行区实际情况,立足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以及产业工人的住宿、娱乐等生活需求,结合市平台公司积极谋划项目。其中,第一先行区共谋划32个项目,总投资104.65亿元;第二先行区共谋划27个项目,总投资60.5亿元。采取统一规划设计、分步实施的方式,进一步拓展先行区产业发展空间,持续为产城融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五、工作建议
思礼、承留二镇区位优势明显,位于济源城区和北部山岳生态旅游景区的重要中间地带,交通区位优越,区域内三产并进,发展前景广阔。其中,规上企业50家,百亿以上产值企业2家,工业企业产值高,有色金属产业形成规模集聚,产业基础好,特色鲜明;区域内山水林田湖俱全,生态环境优良,适宜发展旅游休闲康养度假复合型新业态新消费;布局特色优质农业区,拥有全球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育种企业绿茵种业。区域内涵盖了城、镇、村三级城乡发展形态,是典型的城乡融合区域,具备先行先试基础,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积极对接规划编制单位、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提供基础数据和相关资料,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科学编制思礼镇、承留镇样板区发展规划,确保规划编制成果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主动对接市平台公司,围绕重点领域、关键部位,谋划包装重点项目,列出项目清单,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主抓手,要采取远近结合方式,确定项目阶段性发展目标和指标,确保工作进度、质量和可持续性。
三是加强对上沟通,初步确定研究成果后,定期向管委会汇报样板区发展规划编制及项目谋划等情况,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引导市场参与运作,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确保样板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感谢您对我市经济建设工作的关心支持。
2024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