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于晓波代表、杜中联代表、卫泽方代表、王二永代表、卫娜娜代表、刘国祥代表等:
您们提出的“关于建设思礼、承留‘三产融合、城乡一体’样板区”的议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济源2017年获批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以来,依托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独特的体制优势,持续加快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建设进程,产业结构、城镇布局不断优化,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示范区积极支持思礼镇、承留镇联合探索打造样板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与辐射带动效应,为示范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一、强化组织领导。5月22日,发展改革和统计局牵头,组织财政局、工业信息和科技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等职能部门召开专班会,成立样板区工作专班,组织听取样板区工作情况、项目谋划建设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样板区建设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同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各部门联动配合,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节点计划顺利开展。按照《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快对思礼、承留等经济发达镇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简约精干的组织架构和适应经济发达镇实际的财政管理模式,进一步激发经济发达镇发展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其对周边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思礼、承留等发达镇成为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合、城乡统筹、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
二、强化规划引领。由承留镇、思礼镇成立联合工作组,确定规划编制单位,组织开展资料对接,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发展改革和统计局统筹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交通局、住建局、工科局、水利局、农业局、承留镇、思礼镇等相关单位,加快上位规划、矢量数据、产业发展、基础配套等相关资料的归集整理,现场调研产业发展、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情况,结合样板区建设实际,明确发展方向和思路,研究确定开发模式,形成规划文本。目前,已经形成《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三湖片区高质量发展规划》初稿,正在征求意见建议,深化细化方案。
三、突出产业发展。一是加大重点项目谋划储备,立足样板区龙头企业发展需求、产业工人的住宿、娱乐等生活需求、水电路气暖等重大基础设施、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设施等,积极开展重点项目谋划储备工作,目前已初步谋划重点项目20个,总投资135.5亿元,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前期,为样板区未来发展夯实基础。二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依托金利金铅、万洋冶炼、睿翼复合材料等龙头骨干企业,建设国内领先的优特钢材料生产基地,培育壮大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集群,在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债资金争取方面,指导金利金铅、万洋冶炼、华申电源、聚鑫能源等5个企业项目成功争取到上级资金支持,项目总投资15.1亿元,申请上级资金1.4亿元;在企业支持方面,积极争取各项资金扶持,先后为思礼东方重工、万洋贵金属、诺信新材料、聚鑫资源、涟源炉业、豫北重型冶锻、金信实业落实各类奖励资金130余万元。三是加大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重点依托绿茵种业、阳光兔业等龙头企业,加快大沟河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导区建设,支持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中部研发中心在济源发展壮大,支持吴雄教授洋葱杂交育种分子实验室的各项研究和成果转化。四是加大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依托曲阳湖、万洋湖、玉阳湖、南山森林公园、那些年小镇、铁路公园等自然文化景观资源,加快农文旅体康等融合发展,特别是利用专项债等政策资金支持承留531铁路公园等项目后续开发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引导样板区快速集聚人流的重要平台,加快文美济源建设进程。五是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配套服务功能,着力打造青年人才发展型未来社区、青年职工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青年学习中心、社区商业街、多功能运动健身中心等,深入推进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持续构建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
四、强化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原则,优先保障样板区发展需求,延伸水电路气热等配套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等向样板区优先布局,以“小切口”开局,有序推进样板区建设。一是打通断头路,加快建设济源大道西延工程、克留路(万洋大道)南延工程等项目,打通济源西部工业区南北通道;加快推进思礼镇水洪池和愚公移山干部学院连接线、思礼镇水洪池和王屋山景区连接线等工程,连通景区、旅游休闲交通廊道,持续完善交通路网结构。二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重点支持承留卫生院、幼儿园等民生项目,加快建设进度,解决遗留问题,确保项目年底前建成投用。统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涉农等各类扶持资金优先向样板区倾斜,完善提升龙头骨干企业产业发展需求,以及产业工人的住宿、娱乐等生活需求,助力乡村振兴。积极谋划包装项目,及时对接国开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着眼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资金支持方向,为样板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加快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样板区。
感谢您们对我市经济建设工作的关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