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济源示范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济管办〔2024〕32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实施方案》的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今年1月份,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作出系统全面阐释;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在全国两会后对济源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发展改革和统计局站位全局,深入剖析产业优势,加快研究出台济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
二、起草过程
今年上半年,发改统计局成立了新质生产力专题调研小组,深入近20家单位开展专题调研座谈,对各领域的发展现状、发展诉求、创新能力、人才储备、存在问题等进行摸底。在此基础上,先后征求了工业信息和科技局、财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意见,最终形成本《实施方案》。
三、名词释义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四、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主要明确了济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总体思路是立足示范区既有产业基础和优势,加快创新要素整合集聚,重点推进新型工业化,聚焦“3+6+5”产业发展,实施6项重点任务。确定了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达13%,到“十五五”初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亿元;未来产业取得重大突破,培育形成3—5家重点企业,建成一批重点项目。
第二部分是产业发展路径。提出了按照“优存量、育增量、谋变量”的发展思路,发挥龙头企业协同带动作用,加快构建以新质生产力为先导的产业链群新格局。加快钢铁、有色、化工这“3”大传统优势产业技术升级改造,做精做优产业链条,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这“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发应用,做大做强产业链条,推进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快氢能、储能、低空经济、未来健康、人形机器人这“5”大未来产业有序布局,引进构建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创新发展。
第三部分是重点任务。为加快科技、人才、数据等创新要素集聚,合理规划全域产业布局,优化发展环境,提出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二是加快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集聚。三是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四是探索发展数据要素市场。五是统筹布局产业发展空间。六是持续深化改革和优化发展环境。
第四部分是保障措施。一是强化统筹领导和协调联动机制,由示范区主要领导牵头,发改统计局统筹,各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共同推进重点任务,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政策性金融工具等的支持力度,推动重大项目建设、重点企业发展、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三是加大宣传引导,凝聚发展共识,形成工作合力。
五、解读部门
济源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
解读人:杨玉凤 联系方式:0391-663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