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5692712/2023-00335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机关:
发展改革和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23年08月09日
标  题:
​ 中共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党组关于巡察整改情况的通报
中共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党组关于巡察整改情况的通报

根据示范区党工委和市委统一部署,2022年10月24日至2023年1月10日,示范区党工委第二巡察组对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开展了常规巡察。2月28日,示范区党工委第二巡察组向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党组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察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坚决抓好巡察整改工作

坚持把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作为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作为体现绝对忠诚的具体行动,不断强化推动整改的政治执行力,精心组织、压实责任、立行立改,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整改任务。

一是提高站位,统一思想。收到巡察反馈意见后,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立即召开专题党组会议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对照巡察反馈意见逐条审议整改举措。召开巡察反馈意见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对照巡察反馈意见进行查摆剖析,进一步统一思想、提升境界、团结鼓劲、凝心聚力,着力加大力度推动整改落实。

二是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担任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和纪检监察组组长担任副组长,其他党组成员和区管干部为成员,牵头抓总、谋划指导、统筹推进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三是聚焦问题,扎实整改。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做好综合协调和日常督查等工作,加强定期调度,督促相关科室严格按照时限要求推进整改。对照巡察反馈意见指出的问题,研究提出了具体整改措施,细化了整改落实的任务清单、目标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明确了整改的时间表和“施工图”,推动巡察整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二、坚持立行立改、举一反三整改,确保反馈问题全面见底清零

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对巡察反馈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逐条逐项对照,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加大整改落实力度,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见成效。

(一)关于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不到位,政治引领作用发挥不够方面

1.针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深入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持之以恒加强思想武装。局班子成员带头加强理论学习,把班子会议第一项议程固定为理论学习,重点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发放《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等学习资料,组织区管干部参加党的二十大精神轮训班,切实做到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全面系统学,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是着力提升理论学习质量。修订完善《“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印发《2023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意见》,明确学习内容、形式和要求,指定专人负责做好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日常工作,精心组织开展集中学习,实事求是记录学习情况,做好资料整理和归档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局开展“第一议题”学习14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重要讲话25篇,集中观看专题片4次,真正把学习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做在平常。

三是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由一名党组成员、副局长负责意识形态相关工作。召开意识形态专题会议,总结上半年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情况,查摆问题、剖析原因,对下半年意识形态领域新情况、新动向进行分析研判,对存在的倾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作针对性安排部署,消除意识形态领域风险。

2.针对党组核心作用发挥不充分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坚决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完善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严格执行“表决实行会议主持人末位表态制”规定,讨论干部人事等“三重一大”事项时,班子成员逐个发表意见,充分沟通协商,“一把手”末位表态,切实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二是加强党组会议决议的检查执行。办公室持续加大对党组会议和班子会议决策的跟踪督办力度,建立台账,有力推进,确保党组研究事项落实落细。

三是认真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定《2023年度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方案》,为党组成员统一发放中心组理论学习记录本,每次学习前下发通知,学中及时记录、学后加强检查,确保学习质量和效果。截至目前,已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7次,理论研讨4次,检查2次。

3.针对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重点工作不到位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双牵头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体系,设立以市长为总指标长、分管副市长为指标长、牵头单位主要领导负主责、配合单位主要领导为落实人的指标长制度。建立《济源示范区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台账》,牵头组织召开31场指标会审会议,对22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共1188道题进行集中会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行链长制招商,高频次、高质量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形成了3个开发区为主阵地,16个镇办为招商主体,市直部门和企业联动配合的“1+3+16+N”招商力量。

二是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积极贯彻2023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牵头完成2022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问题整改,制定《2023年济源示范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加强对黄河流域专项资金项目的月度监测调度,确保项目加快建设。

三是加大“三个一批”项目转化率。创新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交办会议制度,建立台账跟踪督导销号,累计召开调度会70次。坚持对省市重点项目、“三个一批”项目进行现场督导,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累计印发通报、督办函10期。目前67个开工一批项目已实质性开工65个,开工率97%。

四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联合农业农村局举办“助农惠农暖春行”线上直播活动10场、电商培训6次,建成覆盖示范区所有行政村的邮政公司客运南站物流配送中心,全市已经建成市级物流快递配送中心2个,镇级物流快递综合服务站16个,村级物流快递综合服务点553个。济源辖区内5个街道办事处、2个片区、11个镇、549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快递进村服务,覆盖率100%。

五是持续开展“万人助万企”工作。建立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机制、调度和工作交办会议暂行办法,调整助企干部分包企业名单,紧盯目标任务强化服务保障,确保“三个一批”项目顺利推进,投产达效。

4.针对履职履责存在短板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加强项目谋划。出台《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稳经济重要项目集中攻坚行动2023年工作方案》,邀请省发改委专家领导来济源开展重要项目谋划专题培训,全市98个专项债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

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召开高规格开放招商提质攻坚大会,聘请10名行业发展领域的精英翘楚作为济源招商大使,主要领导带队赴京津冀、中西部、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开展精准招商对接洽谈意向合作项目。举办2023第二届中国济源·国际白银文化博览会、举行“共‘济’发展‘银’领未来”济源全球商务等各类推介会10次,成功签约稀土综合开发利用等一批高质量项目46个,总投资额389.4亿元。

三是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加大督导验收力度,18个开发区、镇、街道和661家一套表联网直报企业2022年底全部达到“两个规范”的示范标准。制定《关于持续推进济源示范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实施方案》,通过业务工作群对相关单位不间断进行提醒。计划9月份举办统计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进一步提升统计业务能力。

四是加大粮食安全管理。开展“反对浪费 崇尚节约”宣传活动和“以案为鉴警示教育月”系列活动,筑牢“保粮护粮安粮”思想认识。加强粮食领域监管,发布《关于规范2023年夏粮收购行为的告知书》,加大对粮食收购市场的监督检查,切实解决粮食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隐患,不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二)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不严不实,党风廉政建设虚化弱化方面

1.针对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短板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加强廉政建设。印发《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明确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和其他班子成员“一岗双岗”责任。细化党风廉政建设内容,签订目标责任书60份。完善廉政谈话制度,加强廉政谈话督促检查,对上报材料严格把关。

二是认真开展以案促改。向全体干部职工家属发放《当好廉内助,传承好家风》清廉家书,组织参观“济源·中华愚公清廉家风馆”,编印《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读本》《警示教育案例选编》,用“案中人”警醒“身边人”。持续加强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和源头治理,排查廉政风险点69个、整改兼职取酬4项。

2.针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仍有发生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局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布收费目录清单,接到非本单位职能范围内的问题,耐心进行解答,及时转交相关部门进行回复并处理。

二是规范公务接待。组织科室及相关人员学习公务接待制度,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规范公务接待流程,做到无公函不接待、接待不超标。

3.针对工作作风浮漂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提高项目审批效率。积极主动联系项目单位,指导其完善项目填报内容,提高项目一次性通过率。对群众申报过程中填写有误的,进行电话沟通,一次性说明存在问题及更改要求。对于部分不熟悉或者不会网上申报的群众,安排人员与其联系,到审批大厅或能源局办公室现场协助其填报。

二是从严机关管理。组织机关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工作要求,统一制度落实标准,规范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签到、外出报备等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印发通报5期,严肃工作纪律,改进工作作风。

三是完善遗属补助人员基本信息,逐人核实社保情况。组织业务人员学习《关于规范津贴补贴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亡故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有关问题的通知》(豫人退〔2007〕2号)和示范区下发的相关文件,明确掌握遗属补的补助对象、补助标准和其他相关规定。

4.针对解决群众反映事项推进不力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组织相关业务人员参加库存检查政策法规培训,进一步提高政策法规素养和业务指导能力。开展2023年粮食企业政策法规培训和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宣传国家粮食购销政策。

二是通过官方网站、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宣传汽车补贴政策,2022年7月份以来所涉及的汽车补贴资金,已按活动公告在活动结束后3个月内拨付给购车消费者。

5.针对执行财务制度不到位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抓好自查自纠。对巡察指出的问题,及时查找相关资料,完善相关凭证。同时,对2023年以前的凭证进行集中汇审,对汇审查找出的问题及时更正。

二是严格落实财务制度。组织财务人员学习《济源市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公务卡使用及报销管理制度》《差旅费管理办法》等制度,对单位全体人员办理公务卡情况进行了排查,新办理公务卡20余张,并进行信息登记维护。

三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积极与济源海关沟通,做好相关资产产权的归属问题。

(三)关于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到位,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欠缺方面

1.针对党建工作不扎实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压实党建责任。召开党建专题会议,研究部署2023年党的建设和清廉机关创建工作。制定《2023年机关党的建设要点》,细化机关党建“三级四岗”责任清单,明确党组、机关党委、党支部和党组书记、党组其他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责任清单,压实责任。

二是提升基层党务质量。组织12名支部书记参加党务知识培训,用好《济源示范区党支部工作规程指南(2022版)》,规范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机制。开展“逐支部观摩”活动,对支部会议记录进行检查,规范“一档通”。

三是扎实开展“党群连心工程”。通过入户走访、微信沟通、电话联系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认真填写工作手册,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原汁原味收集,真实反映走访实际情况。

2.针对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短板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加强机构融合。对照“三定方案”重新梳理现有干部情况,捋顺全局各科室人员配备情况,统筹协调和管理,盘活现有干部资源。

二是加大公务员招录力度。其中2022年已招录6名公务员(含1名军转干、2名选调生),2023年已招录3名公务员,后期根据干部队伍实际和单位编制,持续做好优秀年轻公务员招录工作。

三是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力度。2023年新提拔使用正科级干部2名、副科级干部6名,2名中层干部已到位,其余科室中层干部将根据成熟一批提拔使用一批的原则逐步配备。

3.针对巡察整改不到位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推动河南金马能源股份有限公司5.5米捣固焦炉大型化提升改造项目和济源钢铁(集团)二期炼铁、炼钢系统产能置换装备大型化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建成后,共可削减煤炭消费19万吨以上。

二是统筹“十四五”及年度煤炭消费控制任务,结合企业实际将年度煤炭减量目标分解下达至每个涉煤企业,引导企业按计划科学合理安排生产,确保完成煤炭消费减量任务。

三是结合统计部门,加强涉煤企业用能监测、预警,及时通报相关情况,对煤炭消费减量不及预期目标的企业采取约谈、通报等措施,确保完成年度能耗“双控”及煤炭消费减量目标任务。

三、坚持统筹兼顾,用好巡察成果,以最有效的工作体现巡察整改

始终把巡察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保持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切实抓好整改工作,扎实有效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

(一)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示范区党工委各项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党组主体责任和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在工作实践中切实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以信仰守护初心,用担当诠释使命,推动示范区改革发展工作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持续巩固扩大巡察整改成果。以巡察整改为契机,坚持标本兼治、举一反三,继续深挖问题根源,突出整改实效,在集中整改的基础上,持续推进整改落实工作。对已经完成需要长期坚持的各项整改工作,及时组织检查,巩固整改成果,防止过去的老问题“反弹”,确保取得扎实成效。

(三)推动形成长效机制。针对巡察组指出的问题,深刻反思制度漏洞,加大制度落实力度。对在整改落实期间制定出台的各项制度规定,完善配套措施,增强制度的严肃性和约束力,严格抓好落实。同时,继续加大建章立制力度,对现有各项工作制度重新审视,查漏补缺,规范完善,扎密扎紧制度的“笼子”。进一步增强巡察整改落实的成果运用和转化,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为奋力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作出新的贡献。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方式:0391-6633676,邮政信箱:第二行政区9号楼314,邮政编码:459000,电子邮箱:fgwrsk@126.com。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底部栏目

主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 电话:0391-6633222

地址: 河南省济源市第二行政区九号楼319室 备案号: 豫ICP备2023003978号-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32号 网站标识码:419001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