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稳经济重要项目集中攻坚行动领导小组
关于印发河南省稳经济重要项目集中攻坚行动2024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管委会,省有关单位,各工作专班:
《河南省稳经济重要项目集中攻坚行动2024年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4年4月6日
河南省稳经济重要项目集中攻坚行动2024年工作方案
为深入实施稳经济重要项目集中攻坚行动,强力推进2024年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部署,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推进“十大建设”,以项目建设为硬抓手,扎实开展重要项目集中攻坚,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目标、强化服务保障、聚合各方力量,抓实抓细各类重要项目建设,确保建设进度走在全国前列,积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补齐发展短板,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工作目标
通过持续实施集中攻坚行动,推动各类重要项目尽快开工、加快建设、高效建成,力争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
——“三个一批”项目。2024年年底前新签约、新开工、投产项目分别达到2000个以上。
——2024年省重点项目。以“双百工程”项目为牵引,力争2024年省重点项目11月底前年度投资完成率达到100%,全年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
——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023年安排下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年底前项目完工率、投资完成率、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使用率分别达到80%、70%、90%以上。2024年下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1月底前开工率达到90%以上,年底投资完成率、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使用率均达到50%以上。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2023年安排的专项债券项目3月底前全部开工,年底前投资完成率、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率分别达到60%、90%以上。2024年安排的专项债券项目11月底前开工率达到80%以上,年底前投资完成率、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率分别达到40%、60%以上。
——增发国债项目。869个国家审核通过的项目,力争6月底前全部开工,年底前完成投资500亿元以上、国债资金支付200亿元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精准做好项目谋划储备。统筹考虑当前发展优势和未来投资布局需求,前瞻研究项目谋划方向,持续扩充做实重要项目储备库,形成梯次推进的良性循环。
1.围绕产业“三化”改造和企业“六新”突破谋划项目。深入实施“万人助万企”活动,聚焦7大产业集群、28个重点产业链提升改造,推动企业谋划能够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瞄准重大科技前沿动向,谋划能够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大项目。
2.聚焦“双招双引”精准引进项目。聚焦重点产业链,鼓励链主企业延链补链,用好产业链图谱、技术图谱、人才图谱、装备图谱,分链完善招商项目库,帮助企业引进人才、引进团队,谋划引进一批能够补上产业链上下游缺失环节,助力链主企业提升引领力、整合力的重大项目。
3.着眼重大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谋划项目。围绕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各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建设规划任务以及省委省政府战略意图,聚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债、中央层面保障用地等国家政策资金支持方向,靶向谋划符合政策支持要求、能够带动有效益投资的重大项目。
(二)高质量推动项目前期工作。对纳入攻坚范围的计划新开工项目,开辟项目前期工作“绿色通道”,创新审批服务模式,依法合规全力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开工。
1.深化项目前期论证评估。督促项目单位做深做细前期勘察、方案比选、可行性研究等工作,加强项目建设方案评估论证,优化项目设计方案。省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支持,鼓励各地安排前期工作专项经费,加快推进项目熟化,为争取政策、规划、资金支持等创造条件。
2.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依托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强化联审联批、并联审批,推广使用“多规合一”“容缺办理”“多评合一”“区域评估”等新型审批服务模式,为项目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实行即收即办、快审快批,持续提升项目审批效率。对亟需政策支持但缺少部分手续的项目,可按权限由各级人民政府或部门出具能够在开工前完成相关手续办理的书面承诺函,做到手续等政策,争取更多政策性资金支持。
3.积极协调项目推进问题。聚焦项目开工前存在的前期工作“难点”“堵点”问题,查清问题原因,压实推进责任,针对性做好协调服务。能够在当地解决的问题,强化统筹协调和部门配合,千方百计化解症结;需要上级政府或部门解决的,及时做好请示报告和进度跟踪,做好项目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推动早日开工建设。
(三)持续强化要素保障服务。坚持“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打好政策“组合拳”,实行有限资源保重点,资金、土地、用能、环境容量等要素同等条件下优先向重要项目倾斜,最大限度发挥要素资源集成效应。
1.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强化与国家部委对口汇报衔接,及时跟踪了解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国债等政策性资金申报要求和支持方向,积极申报符合条件的项目,争取尽可能多获得资金支持。规范落实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要求,稳妥有序引入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加强政银企对接机制,定期向金融机构推送重点项目清单,引导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方式,加大对重大项目建设的融资支持。
2.用足用活用地保障政策。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引导项目优先在批而未供等存量国有建设用地选址,积极支持重要项目争取县(市)、开发区用地直报,新增计划指标省级统筹,中央层面保障重大项目,耕地占补平衡全省统筹等特殊用地政策,创造条件保障用地需求。
3.定期发布重大项目白名单。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按季度发布白名单,对纳入清单的项目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要素重点保障,在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期间,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重大项目,可不间断施工。
(四)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坚持目标导向,把项目及早落地开工、加快建设实施、按时拨付资金、高质投产达效作为评判各地各部门集中攻坚行动成效的“金标准”,实行以结果论英雄,力求集中攻坚行动取得实效。
1.细化年度目标任务。围绕确定的各类重要项目年度总体目标,根据具体项目实际进展情况,按照以天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要求,细化各类重要项目节点任务,逐一明确每个项目月度进展目标,定期摸排目标完成情况,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顺利完成年度总体目标任务。
2.强化项目施工组织。督促指导项目单位认真落实项目建设主体责任,压实各环节、各条线推进责任人,积极发挥项目建设主观能动性,倒排工期,提前做好设备购置、施工备料等施工进场准备,统筹优化用工、用料、物流等调度,天气转暖后尽快进入施工高峰,尽快形成更多实物量。
3.优化项目建设环境。深入查找和纠正重大项目推进机制不健全,落实建设条件会商协调工作薄弱,政府投资计划下达、资金拨付不及时等影响项目实施的问题,持续疏解治理投资堵点,确保及时掌握问题、及时转办协调、及时疏解到位,推动项目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建设。
四、推进措施
(一)加强协同联动。以集中攻坚行动8个工作专班为枢纽,全流程加强各地各部门横向协作、上下衔接,充分发挥发展改革部门综合优势、财政部门资金管理优势、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优势、各地政府属地优势,因时因事灵活采取集中联合办公方式,优化专班工作流程,高质高效推进集中攻坚行动。
(二)强化问题协调。坚持以问题化解为主线,通过交办督办、督办提醒、专题协调、实地督导等形式,压实推进责任,构建完善问题梳理、转办交办、督导督办、定期反馈、跟踪问效、办结销号的闭环工作机制。加密省重点项目调度频次,省政府原则上每月调度30个左右重大项目问题,每期“三个一批”活动举办前一周召开重大项目联审联批会议,确保前期项目加快落地、在建项目加快进度、投产项目加快达效,推动项目建设提质提速提效。
(三)实行台账管理。分类建立项目台账,实行“一项目一清单一台账”管理,开展挂图作战,对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开竣工节点、存在问题、措施建议等实施清单化管理和实时监测调度,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实时可控。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采取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等方式,定期核查项目建设进度,严防调度信息造假。
(四)加强宣传引导。适时梳理汇总推广各地各单位推进重要项目的典型做法、先进经验,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的标志性、突破性进展。对集中攻坚行动中产生的先进单位、个人和事迹,通过官方报纸、电视台、网站、公众号等媒体渠道积极予以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抓项目、促投资、稳经济的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