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生产平稳开局。1-2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呈现“一升两降”。1-2月,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2.0%,采矿业实现增加值同比下降11.0%,电力、热力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同比下降16.1%。大型企业贡献突出。1-2月,全市大型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1.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比重为58.3%,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个百分点,对工业发展贡献突出。制造业快速增长。1-2月,全市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0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28.1%,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个百分点。有色冶炼行业拉动作用明显。1-2月,全市有色冶炼行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6.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8.9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比重为45.0%,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个百分点,对济源工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
(二)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1-2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0%,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亿元以上项目投资拉动有力。1-2月,全市在库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158个,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103个,占全部投资在库项目个数的65.2%,亿元以上项目本年完成投资较去年同期增长4.6%,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79.1%,对全部投资的贡献率达57.8%,拉动全市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主力军作用继续凸显。1-2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居全省第14位,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49.1%,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的贡献率为74.5%,拉动全部投资增长4.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持续平稳增长。1-2月,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0%,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0.3%,较去年同期提高了0.3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为65.2%,拉动全部投资增长4.2个百分点。
(三)消费品市场回稳向好。1-2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4.2亿元,同比增长5.9%,低于全省0.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1亿元,同比增长12.9%。七成以上商品零售保持增长。1-2月,在限额以上单位列明的19类商品中有15类商品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达78.9%。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保持平稳增长,其中,限额以上烟酒类、饮料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0.9%、36.1%,分别高于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速8.0、23.2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手机快速增长。1-2月,在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实现零售额0.4亿元,占汽车类零售额比重为24.0%,同比增长20.3%,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1.5个百分点,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限额以上智能手机实现零售额0.3亿元,占通讯器材类零售额比重为92.8%,同比增长158.7%,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4.7个百分点。重点企业支撑有力。1-2月,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排名前10的企业均实现正增长,共实现零售额2.0亿元,同比增长32.0%,拉动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10.7个百分点。
(四)消费价格整体稳定。1-2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0.6%。从调查商品和服务情况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现“两升六降”的格局。其中,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7%;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5.6%;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4%;衣着价格下降0.4%;居住价格下降0.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2.4%;交通通信价格下降3.0%;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下降1.2%。2月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1.1%,环比下降0.2%。
(五)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1-2月,全市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8%,较2024年加快5.7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0.0%,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个百分点。新产品供给稳步提升。1-2月,全市规上工业电子元件产量达18796万只,同比增长19.0%。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良好。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和汽车类零售额成为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最多的2类商品,这2类商品分别增长106.6%、9.4%,分别拉动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速4.3、3.2个百分点。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1-2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0.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中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零售额增长50.3%。